requestId:689f76c86ae971.21159572.
原標題:蘇州河當年是怎樣“復圓水清夢”的
![]()
圖片來自網絡
近日,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水污染防治和城市黑臭水體包養管道治理將包養站長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
保護江河湖泊任重道遠,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就開始了蘇州河治理,經過二十年的堅持不懈,上海母親河終于“復圓水清夢”。機制保障、方案科學、市民支持,蘇州河的治理經驗,或許能為未來一輪的城市水體治理提供一包養些借鑒。
母親河變成“黑絲帶” 歷史欠賬太多難治理
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河。它源于美麗的太湖水系,從青浦區趙屯進入上海界內,在外灘注入黃浦江,橫貫浦西,勾勒出這個國包養網際大都市最早的雛形。
然而,隨著城市發展,近一個世紀以來,蘇州河漸漸變成一條步履沉重的河。作為中國最早被污染的河流之一,蘇州河見證了上海工業發展的進程,也付出了沉痛的代價,成為系在繁華都市腰上的一條“黑包養網絲帶”。
到上世紀80年代,上海每天要向蘇州河排入140余萬噸的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形成了一條自河口至華漕長達23公里的常年黑臭污包養水帶,它每天注入的滾滾黑水,占黃浦江總污染的46%。老上海人形容蘇州河“黑如墨,臭如糞”,一點也不夸張。沿河的住戶根本不敢開窗,位于河口處的上海大廈為了隔離蘇州河的臭味,甚至動用了外匯急購密閉進口鋼窗。
1988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下決心整治蘇州河,拉開了包養整治蘇州河工程的序幕。
治理前,蘇州河兩岸建了大量倉庫、碼頭、工廠和作坊,兩岸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直接排入蘇州河,大大超過了河水自凈能力。幾十年的歷史欠賬要一朝還清,談何容易?蘇州河受黃浦江水位影響,與支流水體交換比較頻繁,干流再怎么治理,支流帶來的污水總是綿包養網綿不絕。此外,蘇州河屬于雙向流動的潮汐河流,水體隨潮水的漲落回蕩,污水也隨之回蕩,要突破自然條件的限制,并不簡單。但為了母親河的微笑,上海人只能選擇迎難而上。
上海生態環境“第一工程” 投資140億,耗時20年
蘇州河污水治理基礎性改造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1998年,按照“以治水為中心,全面規劃、遠近結合、突出重點、循序漸進、標本兼治”的原則,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開始實施,分為三期。這項工程總投資140億元,耗時20年,被譽為上海生態環境“第一工程”。一期工程
1998年,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一期工程正式啟動。
治理蘇州河,污水截流是關鍵,2001年4月21日,上海市政府召開動員大會,蘇州河六支流截污工作全面展開。彭越浦、真如包養站長港、木瀆港、新涇港、新槎浦、華漕港等六條蘇州河支流每天產生的30萬噸污水被截流,送往占地66.17公頃的石洞口城市污水處理廠。
截污納管的同時,綜合調水作為輔助措施屢次使用,還有一個措施就是底泥清淤。底泥疏浚配合曝氣船的河水復氧,使蘇州河得以“生態修復”。兩岸“綠色走廊”建設也納入了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從1997年起,蘇州河沿岸172處原材料、農產品、垃圾、糞便碼頭結束歷史使命;危棚簡屋大批拆遷;河畔“綠帶”不斷延伸,蘇州河邊初現綠包養意。二期工程
在蘇州河整治一期工程基礎上,二期工程仍以治包養網dcard水為中心、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繼續以截污制污和生態修復為重點,同步推進包養水甜心花園環境整治和兩岸包養網環境改造。
蘇州河二期工程于2003年4月11日正式開工,2005年底完成。第二期工程正包養網式將蘇包養網州河綜合整治范圍拓寬至全流域,目標是切斷所有可能的污染源。一場聲勢浩大的截污治污“交響曲”奏響了。
上海不僅繼續治理蘇州河的6大支流,還對那些或穿流過居民新村,或散布農村田間的水環境“毛細血管”進行梳理,讓平均長度不到包養網1公里的中小河道也告別黑臭問包養題的困擾,整個水系的水包養甜心網質日日趨好。
此外,一個個綠意和美景交融的沿河景觀相繼落戶蘇州河兩岸。2004年7月,中遠兩灣城對岸,一塊有著詩意名稱的大型綠地——夢清園開園。綠意蔥蘢,還不足以完全描繪這塊城市“綠肺”的個性。作為滬上第一個活水公園,夢清園源源不斷地將蘇州河水引入、凈化,最終變成清潔的水。三期工程
2007年1包養1月,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三期工程開工,總投資31.4億元,具體任務有四:蘇州河市區段防汛墻加固改造和底泥疏浚工程;蘇州河水系截污治污工程;蘇州河青浦地區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工程包養網;蘇州河包養甜心網長寧區環衛碼頭搬遷工程。
第三期整治工作,不再局限于改善水質和水系,而是著眼于河岸兩側的景色,不論是防汛墻,還是岸邊的環保作業碼頭、污水碼頭、垃圾碼頭,乃至兩岸的建筑物,都成為這一輪整治的重點。
2008年,三期工程的主體工程完成后,蘇州河水生態系統進一步包養網得到恢復。同時,蘇州河包養環境的改善,還帶活了河畔經濟。
蘇州河治理為什包養網么能成功
蘇州河20多年的治理,重在機制保障。1996年,上海市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成立,市長親自掛帥,下設專職包養網比較辦公室。這個機制在整個治理過程中沒有變過,像這樣一個市長當組長的河流污染治理機制,當時在全國也是首創。
包養蘇州河治理取得成效,還贏在方案科學。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成立后,組織專家進行了反復研究論證,提出了《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方案》,確定了“截流、治污、清淤、引清、綠化包養站長”的十字方針,沿河八區包養意思一縣也相繼成立蘇州河綜合包養金額整治機構。“我們一直在貫徹這個方案,一步一步地落實,從來沒有變過,說明這個包養合約方案是科學的,符合蘇州河實際的。”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曾這樣對媒體說。
蘇州河河水由黑變清,更大程度上得益于上海人民的共同努力。蘇州河治理,涉及大量的動遷和改建,僅“夢清園”一地就要動遷18家工廠和754戶居民,投資近5.1億元,這一切得到了上海市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亞洲開發銀行作包養為蘇州河整治工程貸款方曾經做過一份隨機調查,它顯示94%的上海市民對蘇州河的治理表示滿意。
蘇州河的治理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整體推進,綜合治理。1988年以來,上海勵精圖治,創造了河流治理的奇跡,蘇州河終于摘掉了讓人汗顏半個多世紀的“黑臭”帽子。為此,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被命名為“國家環境友好工程”,并獲得奧地利“全球能源水資源獎一等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江河湖泊是水資源的重要載體,是生態系統和國土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具有不可替代的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經濟功能。蘇州河的成功治理,或許能為日后水污染防治和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提供經驗。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